继后 第339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拜托,我家师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属标记了、第一剑修的饲鱼指南、疯批病娇渣男短篇合集、操狐(强制甜宠、1v1、古风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坠翠蓝河(ABO NP)、虚妄经年
啊,就算是后头兄弟登基了,你不是瞧不上这个兄弟? 你当年是伪装了,可是别人也不傻啊。就算那时侯看不懂的,后来想想也就懂了。 兄弟这么多,个个都想要个差事,不管是一个爹的,还是叔伯家的,谁不想要个差事啊?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差事要给一个看不惯我的人呢? 当然,兄弟也懒得为难他。 于是谨王就这么过下去,没有辉煌,也没有低谷。 就这么寻常的过下去。 再后来,宜妃成了宜太妃,过世再成为皇考宜妃。 谨王成了老谨王,再成了先谨王。 娘俩不服了一辈子,终究在皇子和嫔妃堆儿里成了平庸。 平庸到其实没有人去琢磨他们那些不服和野心。 一个人一辈子都不服气,却又什么都没有做过,那他注定就是个平庸的人。 而谁都瞧不上的人,自己多半也就不怎么样。 只是总爱瞧不起人的人不会去想这个,而会去想这个的人,也难免会瞧不起人。 人嘛,不就这么一回事。 反省又反省,事到临头,该怎么错还怎么错。 可是转念一想,宜妃和谨王一辈子没做过错事,一个是天子嫔妃荣华一生,一个是皇家子孙富贵一世。 安安稳稳的度过这富贵荣华的一生,又有什么不好呢? 第483章 番外:顺遂 六皇子很喜欢他的王妃乌敏。 其实小时侯他是不喜欢的,乌敏长得很漂亮是真的。 那时侯四哥天天追着人家跑,说乌敏好看,还说大了要娶她。 不过后来,四哥就不说这话了。 六皇子小时侯淘气,哪怕贵妃那时侯接连遭遇各种变故,他也依旧淘气。 骨子里就是个活泼爱玩的性子,跟玉珠儿打架后,渐渐的还能一起玩了。 他很有小脾气,但是小脾气来得快也去得快。 跟乌敏也没少拌嘴。 他母妃在的时侯,他出身仅次于玉珠儿和储君,没人敢惹他。 他母妃过世后,他的待遇也丝毫没有降,甚至更好了。 母后亲自过问他的一切,父皇也叫人多照顾。 兄弟姐妹们那段时间对他都很好。 他当然伤心,兄弟姐妹都有母妃,就他没了。 但是慢慢的他就习惯了,母妃走得早,也是没法子的事。 他当然记得那个被送进白云观的姐姐,只是随着他长大,越是懂事越是厌恶。 若非有那个姐姐,母妃说不定还在呢。 他也不喜欢齐家,每一年,他们千里迢迢送信送东西来,他都不闻不问。 大了,就也明白,父皇的宠爱肯分一点给他就很好了,期待不了那么多。 也明白母后是个很好的人,她对待这些孩子都不错,只要你不自己找事,她一般不与你计较。 哪怕他是唯一一个跟母后亲生女儿打架的人,母后是真的没有在意过这种小事。 要说五皇子是个有野心却什么都没做成的人,那六皇子就是个没有野心一心只想做个富贵闲人的人。 他会吃,会玩,会潇洒。 京城中不管哪家大酒楼里的美食他都品尝过。 后来京城中那些有名号的酒楼但凡出了个新菜品,都要来景王府邀请景王爷来试吃。 只要王爷觉得好,那名气就打出去了。 不管谁家办宴会,只要景王在,那他必然要出几个主意,该怎么玩,怎么闹。 京郊跑马,城外狩猎,哪哪都有景王和他王妃的影子。 景王也不是一直快乐,他其实一直对于母妃的早逝很伤怀。 他知道也因自己的出身,把母妃的身子拖垮了。还有那个他已经记不清楚的早逝的六妹妹。 可是这件事是他无力改变的。 娶妻后,他总是会跟乌敏提起自己的母妃。 乌敏记得贵妃,不光记得贵妃,还记得皇后娘娘曾真挚的夸赞过贵妃的美貌。 说她像是一朵盛极的红牡丹。 景王的样貌跟贵妃有五六分相似,却不是女子那般的美丽,而是更英挺。 在象儿还未长大之前,景王是诸多皇子中容貌最出众的一个。 其他皇子也都是容貌好的,可比起景王来,还是差一点。 景王往那一站,拿个扇子笑一笑,用乌敏的话说,就要把家里所有的马车都带来拉帕子了。 贵妃生前诸多筹谋,后来又全都付诸东流,她一生的起伏,外人终究不明白。 就是她亲生的儿子,也只是知道,并不能感同身受。 可是那样筹谋的贵妃,对上儿子的时侯,却没有教导他一味的要上进。 她是个很疼孩子的人,对大公主,她也是一样的疼爱。只是当年太年轻,到底是把大女儿惯坏了。 也可能跟孩子本身有关系吧。 景王跟大公主是截然不同的性子,他就是最不懂事的时侯,听了一些日后自己要超越储君的话。 听了一些日后一定高高在上,日后一定出头之类的话。 短暂的骄傲过。 但是等他有了思考能力后,他就没有这么想了。 也可能是贵妃后来的摇摆,痛苦太深刻,再也没舍得逼迫孩子。 于是成年后的景王,性格也很是洒脱。 他愿意在所有人亲人面前装的憨厚,或者就是不计较。 兄弟姐妹对他都不错。 他在自己王妃面前从来不强硬,他宠着乌敏,也乐意叫乌敏管着他。 他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娶亲后,妻子的目标就是他的。 其实他一点都不看好什么女学,也不觉得女子能如何走出来。 但是他从来不说,王府的许多开销,都在乌敏的事业上花掉了。 但是他不介意。 反倒是很长一段时间,乌敏忽略了他。 还是后来她病了一场,险些救不回来,有许多时间思考的时侯忽然看清楚了一切。 那以后,他们感情就越来越好。 景王当然也有妾室,不过很少,一辈子也就四个。 他也不大去妾室们屋里,一辈子只有两个庶出的孩子。 要说他最喜欢做的事,还有一件就是画画。 五皇子谨王的画技出众,其实六皇子景王的画技也出众。 只不过,景王从来只当这是个闲事儿,没有在人前拿着个做什么。 他画的一手好花鸟,经他的手画的翠鸟栩栩如生。 乌敏写的一手好字,隐隐还有皇后的几分风骨。 年老后,乌敏不再到处去看女学进度,她跑不动了,就叫孩子们去。 她每日陪着景王作画。 景王作画,她题诗题词。 他们有很多作品。 只是后来渐渐的都遗失了,毕竟历经了几个朝代,这纸质的东西难以保存。 因为他们的作品太好,在后来的朝代都是文人墨客追求的珍品,所以更多的作品就损毁在战火中。 偶尔有那么一幅残缺不全的留在后世,被放在了博物馆里。 然后人们开始津津乐道的去追寻景王和王妃的生平。 人总是喜欢跌宕起伏的故事,喜欢猎奇,喜欢轰轰烈烈的输或者赢。 于是就有人开始说,景王的生母嘉贵妃是熙和帝的真爱。 只是后来齐家出了事,熙和帝不得不立了别人生的孩子做太子。 至于你说这里头逻辑不对,那又如何?你能证明不是这样吗? 都是历史,谁也证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