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节
事实真是这样。 搞的大丫甚至反思过,难道她这个亲闺女竟比外人对爹娘还抠门?不应该啊。 要不说大丫嫁老隋的大儿子真是嫁对啦。 别管大丫最后会不会白给娘家银钱。 人家隋绍波年纪轻轻的,就没想要那钱,媳妇要靠自己养。 媳妇那份体己钱是没嫁人前辛苦挣的,想孝顺父母,或是哪怕全花又如何?全凭大丫自己心意。 “你和翠兰前后脚出门子,你看我大姑爷子,再看那姓周的,被咱邵波比的真是一天一地。我眼下对你可放心啦,你跟人家好好过,这月来葵水没有?你咋总来它呢,烦人。” 大丫知晓亲娘只要拿钱就乐。 不过即将到来的离别,还是让她舍不得朱氏。 她自己也奇怪,以前盼着嫁人,恨不得再也不回总挨揍的娘家。娘打她打得狠时,还曾捂着脸暗暗在心里发誓,以后决不孝顺亲娘。 可是嫁人那日,她哭的稀里哗啦,频频回头看爹娘和二丫。 就是现在娘一心想要去会宁陪弟弟,只有三分真情舍不得她,关心两句就聊钱,她仍旧舍不得的想哭。 “娘,我倒不希望太早有身子,我还想跟着夫君去会宁看你和爹妹妹弟弟,还有奶、三叔他们。我听夫君说,公爹要去那里看三叔顺便收皮子。” 朱氏一甩大丫抓住她的手,翻个白眼道:“你快拉倒,心咋那野,成家不生娃你成个什么家。用你去看我们?过好你自个日子得了。” “嘿嘿,”大丫挨骂也嘿嘿。 与此同时,还有几个小子在挠头笑,就是那几个当职请假回家干活的。 何氏捂着心口说大郎: “我和你是真操不起心,那个开药铺子家的闺女多好,你咋就能连面都不见。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你娶了她,咱家这么多口子人,你算算,吃药都能省不少银钱。 家里得有个与药有关的,到真章,你是看大夫还是寻个金贵药,她借力。” 宋福财边用抹布擦手上的辣酱,也边说大郎道:“行了,我们一说你,你就油盐不进,那你自个在这耍单吧。” 大郎心想:没自个啊,奉天有仨小子呢,你们走就走呗,吓唬谁。 虎子这面倒是比大郎强出太多。 宋银凤和田婆子这位好说话的奶奶,只归拢家当时,提几嘴成家的事。遇到有人要给做媒,不准直接回绝,写信告诉一声。 当然了,更多的是嘱咐这是你的衣裳,那是你袜子。 道远,一年半载见不到虎子,今年不能回来过年,明年看看吧。要看宋福生忙不忙。 所以当亲娘和亲奶奶的,总想给留在这里的虎子多预备吃穿,多留点过河钱。 虎子说: “我爹他们总押镖到奉天,又不是见不着,娘有东西可以捎给我。 更不用多留钱,实在不凑手,我和大郎早就想好,就在镖局上支银钱呗,回头再让爹还账。 我现在只觉得咱家这房子白瞎了,也不知你们到会宁有没有地方住。指定没有咱家这些新房像样。 还有桃花铁头,我想见他们,真想随你们去。” …… 出发了。 村里人这个恋恋不舍啊。 这可是真搬走啦,大部队迁移。 只不过宋九族对人类,还没有对新房面露处不够的遗憾。 各个笑哈哈挥手道: 走啦,福生那面在等着。 恩那,那里老鼻子事等着我们去做。 明年有机会回来过年,这算是我们的祖宅啊,你们可得给照应。 老乡们,保重,回见。 …… 奉天城外,送行的人不能再向前,再向前就不归奉天地界经管。 大郎和虎子他们当家人面前,又嘿嘿笑:“走吧,快走。” 转回身,大丫和翠兰抹泪,小子们和李秀眼圈也跟着红了。 再看开往会宁的队伍。 牛掌柜舒心的甩着鞭子赶车。 他终于将管账那一套活计甩给别人,雇了位还算知根知底的帐柜。 葛二妞和郭婆子、田婆子等几位老太太,坐在车厢四外挂着辣椒串的车里,高兴的议论:咱几位老姐妹要凑齐啦。 辣椒将那车打扮的才漂亮。 有几只拉货的老黄牛和骡子身上更是带劲极了,因为挂着红灿灿的苦姑娘。 宋九族举家赶往会宁。 他们拉着今年的新米,走在那望不到边的黑土地上,直奔那个窜出一条大河叫松花江的地方。 (本章完) 第七百八十八章 我会张开翅膀守护你(两章合一) 奉天那面九族出发的时候,正是马老太点心店开业之时。 糕糕兴兴店,坐落在会宁县最热闹的那条街,东大滩街。 这条街上,做什么买卖的都有。 最好的酒楼,典当行,本县最大的客栈,茶肆,绸缎庄,胭脂水粉铺,米粮店等等。 开业这日,只看这家新点心店前后院加在一起近三百多平的大房子门前,又接出了一块棚子。 棚子下,摆六张桌,抬头一瞅,棚子上挂满数十个红彤彤的灯笼。 可以想象,东北从入秋就黑天早,稍晚时,天一擦黑,要是将灯笼全点燃,点心店门前,就会成为会宁一景。 离远望去,红彤彤一片,照亮这条街道。 马老太却很犯愁: 这些灯笼不是她买的呀,是三儿手下那些官吏送的。 真闹心,不挂白瞎,堆哪里落灰都嫌弃它占地方。 挂上吧,那怎的?难道晚上还要安排专人来点灯换油?灯油钱谁给啊,这都是开销好不。 不过,老太太最终还是决定挂上,至少开业瞧起来那是真热闹。 开业这日,就在要挂起牌匾时,门前忽然来了支舞狮队伍。 后面跟着踩高跷的,还有许多样式的艺人。 唢呐班子,锣鼓班子。 没一会儿,齐个隆冬呛咚呛的鼓点一起,狮子就舞了起来。 踩高跷的手中七彩扇子和帕子转起来。 练杂技顶碗训猴子跳火圈的,吞宝剑,胸口碎大石的,喷火的在锣鼓喧天中表演起来。 这些艺人卖力的表演,似在召唤着: 大村小村都来来来,咱们一起笑个开怀。 男女老少都来来来,咱老百姓今儿舞儿要跳起来。 让我们一起借着马老太糕糕兴兴店开业之际,祝愿今年定是丰收年。 可给金宝米寿蒜苗子他们高兴坏了。 这不就是现场的:拉大锯,扯大锯,奶奶家门前唱大戏? 看到那喷火的,几个男娃张着嘴惊呼向后躲,躲完互相对视一眼,又激动的鼓掌,上蹿下跳:“好,再来一个!” 桃花小脸通红的拽着茯苓手说:“你看那猴子,妹,它怎那么聪明,太有意思了,二丫一定会后悔。她一直心心念念惦记去城里看十五花灯节,没想到咱自家开业就能和花灯节一样。” 宋茯苓捂耳朵堵住震耳欲聋的鼓声,眯眼笑,和她姐叽叽喳喳道:“她错过啦。” 足足耍到恨不得全县闲在家的百姓都来啦。 人站的那是里三层外三层,这条商业街像过年一般。 所有观看的孩子们全都笑的前仰后合,红灯笼映射着他们幸福的脸庞,舞狮队才上蹿下跳吐出对联: 五谷丰登心欢喜 八方来客伴笑语 会宁全体商户敬上。 宋福生一身常服,在人群中微挑下眉。 又看着他娘穿着他给买的那身京绣衣裳,那老太太满面红光,可想而知应是很激动,居然难得大方一回,眯眼在鞭炮碎屑中挥动戴金戒指的手:“赏!” …… 这都离开业过去几日啦? 百姓家的小孩子们,提起那日的热闹还念念不忘。 马老太点心店的订单更是接到手软,已定到下个月,再接单就要排到下下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