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此一来,回到单位还要写一份检查,弄得人尽皆知,臭名远扬。 林子轩和慕姗姗倒没有那么急切,不过能够像这样俩人在一起看电视的感觉很不错。 看电视的时候,林子轩自觉的开启了吐槽模式。 节目中播放的欧洲风俗美景在现在的华国观众看来相当新奇,但对林子轩而言早就见识过了,没什么神秘感,他能准确的说出答案。 “你是不是昨晚看过了?”慕姗姗怀疑道。 “怎么可能,我是严格按照你的最高指示做的,绝对没有偷看。”林子轩保证道。 “没偷看不代表没偷听啊,昨晚你肯定偷听了。”慕姗姗质问道。 这个时候的房间隔音效果普遍不好,根本挡不住电视机的声音,昨晚林子轩的确是听到了,不过听的不怎么清晰。 “好吧,我就听了那么一耳朵。”林子轩承认道。 “我就说么,这些问题不少都是我的主意,要的就是出其不意,你怎么可能那么容易猜到。”慕姗姗得意道。 “就是,还是咱家姗姗厉害,这智商没得说,都快要超过我了。”林子轩附和道。 “去你的,你觉得我主持的怎么样?”慕姗姗询问道。 “我觉得你明天上班最好带上口罩。”林子轩提议道。 “明天天气不好么?应该还是晴天啊。”慕姗姗不解道。 “你要是不带上口罩,明天京城的交通肯定会出问题。”林子轩一脸严肃地说道,“你想啊,大家都骑自行车上班呢,猛然间看到你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中间,他们还不疯了啊,整个京城都乱套了。” “瞎说什么,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台里的漂亮主持人多了,也没见人家带口罩上班。”慕姗姗反驳道。 虽然知道林子轩是在哄她开心,不过慕姗姗心里还是有点小甜蜜。 这个时代的追星还没有那么火热,最多是要个签名什么的,不会有太过疯狂的举动。 “你看着好了,以后的社会会越来越离谱,明星们不带口罩和墨镜都不敢出门,香港不就是这样,那些歌迷太疯了,要不咱先适应适应。”林子轩怂恿道。 “算了吧,你别害我,我要是真戴口罩上班,还不被笑话死。”慕姗姗否定道。 她明白随着节目的播出,自己会成为名人,只是她还没有做好成为名人的准备。 “你这不行啊,跟不上时代潮流,我还准备给你请一个助理,两个跟班,四个保镖,一出门就是一大帮人,所有想接近你的人一律挡驾,要和群众保持距离,这样才能显得咱是大腕。”林子轩夸张道。 “我这是去上班啊,还是娘娘出宫啊?”慕姗姗无语道,“你脑子怎么想的,就咱俩那点工资够这么摆谱的么?” “我这不是给你描绘一下美好的未来么?”林子轩解释道。 “这种未来我宁可不要,那是人过的日子么?”慕姗姗摇头道,“你也别描绘了,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那行,咱们就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林子轩握着慕姗姗的手,保证道。 慕姗姗忽然明白了林子轩的意思,无论将来如何,踏实的过日子才最为重要。 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俩人的手握的更紧了。 这时候,林伯清和郑秀莲赶着点回来,带回来不少蔬菜,家里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晚饭,厨房里不时传来说笑声。 此时的京城,星光璀璨,万家灯火。 第二十八章 一夜成名 周一的时候,慕姗姗没有带着口罩上班,也没有引发交通事故,甚至都没有被人认出来。 这不是说她没有出名,相反她已经声名远扬了。 在京城出版的各大报纸上出现了不少和《方大综艺》相关的报道,绝大多数是赞誉之声。 认为这档节目非常专业,在领略国外景观的同时还能学到知识,了解国外的文化,真正做到了融知识和趣味于一体。 两位主持人各有特色,男主持人老成持重,善于调节氛围,女主持人青春活泼,负责文化解读,可谓是配合默契。 慕姗姗穿着职业装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年代华国女性的服装逐渐多样化,有了更多的色彩,不像以前都是工厂里的劳动服,所有人穿的都一样。 不过女性的职业套装在华国还没有流行,慕姗姗引领了这个潮流。 观众觉得这主持人很洋气,也很漂亮,还懂得很多,新时代的女性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由于《方大综艺》的专业化,不像《文艺天地》那么老少咸宜,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同阶层的观众,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喜欢看这档节目的观众大多对国外有好奇心,有一定的文化,想要见识外边的世界。 不喜欢的观众觉得这是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会对华国百姓造成错误的引导。 普通观众大多是看个新鲜,毕竟平常很难看到那么多外国人。 他们从这档节目中了解到外国人并不是吃生肉,而是吃不熟的肉,牛排有五分熟和七分熟的区别,这让他们觉得很有意思。 华国电视台在这个时代的电视行业绝对称得上是巨无霸,收视率超高。 在地方电视台没发展起来之前,有电视机的家庭基本上都会锁定华国电视台,可以说,慕姗姗被华国上亿观众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