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页
但一直到酒席快散了,顾庆海的脸色也不咋好,几个老兄弟左劝又劝他也听不进去。 林绪之见状也干脆,当着大家伙的面保证:大,别的我说了也是个嘴上话,但户口做不了假。您要是放心不下,婚事我们等小妩高中毕业了再说,先把我的户口提进来吧! 这话一出,周围人看他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这时候,知青的户口跟着本人走,而林绪之这一批人的户口虽然都落在镇上了,但一旦有回城的机会,这户口就能跟着回去。 如果镇上不开证明不放人,就算是恢复高考了,回不去照样是回不去,拖都能拖死你。 而林绪之今天这态一表,就代表他把自己的户口落到了顾家。 这样一来,就算他以后走大运,有了回城的机会,只要顾庆海藏了户口本,再上镇上闹着不让他走,那他多半哪也去不了。 毕竟这时候政策这样,想回城不知道得挤掉多少人才能走。 要是这时候有人闹,还是因为成了家这种事,多的是人想要弄掉他顶上去。 而且刚才那男的说的严重,其实很多知青说结婚了,其实也就是个事实婚姻。 这时候的知青,哪个没个回城梦大多数的连做梦都想着回城,所以才有那么多女知青为了回城干各种傻事。 这搁后来人看划不来,但在当时,能回城对知青来说,不亚于中彩票中了五百万。 所以他们不管是嫁人还是娶媳妇的,想成家的有,但更多的是因为熬不住,想在当地找个对象,这样好歹能帮着支撑一下,能少干多吃点。 别看追求低,但真到了那时候,你才能感觉到那种逼疯人的落差感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城市人,本来还等着考大学吃公家饭呢! 冷不丁的,不但凡事都要自己干,还得向农民一样,忽然就让拉粪、除草、担水、扛木头样样不落的上工,不然就没饭吃。 而且就算什么都干了,一年到头多半也吃不饱穿不暖。 这心理哪能平衡啊不跑那是因为抓回来有处分,不然早就跑黄了。 别看说的简单,就这点事,就能逼的一大批的人找人结婚,就为了能活的轻松点。 至于领证什么的,当然是能不领就不领了谁心里还没点想头呢; 领证了的,等有机会走的时候,也是什么法子都能想的出来。 林绪之这话的意思,就是明摆着把自己走不走的机会,放到了顾家人手上。 他以后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走另说,但这会儿,他这份心已经算很难得了。 毕竟他这样的品貌,就算是不领证,只办酒席,也少不了姑娘上赶着嫁。 没看他才从城里回来这么点时间,知青点那边就有姑娘为了谁给他带饭的事打起来了吗 村里的姑娘也没少悄悄给他送好吃好喝好玩的。 所以他还要是冲着少干点过来的,真的没有必要为个顾小五把前程都搭上去了。 得了他的保证,顾庆海总算是心平了。 毕竟人活着都有风险,吃饭还得小心噎死呢! 谁也不能保证给阿五找一个本地人,他就能一辈子没旁的心思。 今儿有林小子这番话,那自己闺女嫁他就不亏。 有啥呢不就是走吗大不了以后再找个就是了。 自家小五这么漂亮,行情可好着呢,没看今晚多少大小伙子都喝成二百五了吗 要担心也应该是林小子更担心,这么大好的日子,他顾庆海烦心个啥 两人办了订婚宴后,没等顾庆海开口,林绪之就找大队长把自己的户口迁到了顾家。 等新户口本一出来,不知道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 反正自此以后,大家伙也都把他当成了村里人。 谁家要是有个红白喜事的,见了都会给他发一根烟,顺道问一声:哎,小林,你大你妈呢我家啥啥时候在哪办事情,要是你家有空了,过来帮个忙哈! 喏,一点也不打磕巴的。 不过这人也是醋性大,明明开学的时候,就已经上顾妩他们班宣誓过主权了。 这次订婚宴后,他又跑供销社弄了两斤水果糖,然后非逼着顾妩上学的时候带过去。 人家还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糖给同学们沾沾喜气。 顾妩: 我信了你的邪! 还有你这人烦不烦啊又不是结婚,谁没事会到处撒喜糖弄得好像别人多关心自己订不订婚一样。 她是有多缺心眼,才拿着这种事到处招摇 我不去! 嗯你到底去不去某小黄人威逼利诱脸。 你变态啊真当谁都跟你一样稀罕我何况这么做也实在太尬了。 那算了,你不去我去。 顾妩: 算了算了,我去还不成吗 这人的变态程度果然又深了,也不知道又在哪受了什么刺激。 林绪之:这才对嘛! 这次阿妩回来,带的书里又夹里不少情书,还什么你深邃的眼眸。 呕! 这帮王八蛋都没有基本的道德观的,明明知道了阿妩名花有主了,还不要命的往上头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