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页
顾小六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去了几天一回来,夫妻两就发现小丫头的脸都吃圆了。 顾大厨骄傲脸: 嘿嘿嘿,俺们南方人最擅长煲这些汤汤水水的了,吃肉才能长肥,谁讲的 不过年好过,但年的保质期贼断,才过了初七,明明顾妩觉得天气也没咋变。 但顾庆海去乡上开了个会,回来就通知各家的人,队上的活计开始了,各家按各队队长的安排,往地里拉粪了。 还提前声明:这可是要记工分的,能不缺席还是别缺席。 毕竟开春前上肥料也就这一次了,要是大家伙都不认真干,那来年的庄稼基本上也就没啥戏了。 等明年交过供应粮以后,都擎等着自己啃自己吧! 因为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区别也不大,所以大家积极性不咋高,但遭过饥荒的人心里没数,肚子里也有。 所以真涉及到吃饭问题的时候,大家干着还挺卖力。 连顾庆海这么疼孩子的人,都全家上阵了。 第245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15 顾妩几辈子一来, 还真是第一次干这个活儿。 她本来以为干这个活, 气味肯定好不到哪去, 所以出门前特意找了口罩带上。。 但谁知道一到跟前才发现, 大概是因为天气冷的原因,烧好的粪土都堆在一边, 都冻成一团了, 还真闻不到啥奇怪的味道。 倒是干活时需要年轻力壮的男人们拿着洋撅①一撅一撅的把粪堆给挖开,再用铁楸铲到架子车里。 女人们这才上前拉着架子车往地里走, 这时候参加劳动的孩子们就一拥而上,两三个人跟一辆车帮着一起推车。 等到了地里,再像撒肥料一样,一点一点的把粪土撒开。这给地上肥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宁远镇实行的工分是十分制的, 大人的满工分就是十分,老人一般是七分,而孩子干活干的最好的,也是七分。 不过家家的大人都怕自己孩子小的时候出了狠力,累出啥毛病来。 所以出工前都会特意嘱咐一声,让悠着点干活。 而大多数孩子一般也就拿个五分,能拿七分的,不是家里没人, 就靠着他顶梁的;就是不拿自己娃当回事, 要粮不要命的。 今天顾家除了李老太太带着顾小六在家里看门,顾家也算是全家出动了。 李玉香本来不是这边的人,但这姑娘自从懂事起, 就常被李秀英接过来。 她又粘顾五粘的厉害,所以顾妩出工的时候她就一直跟着,大家伙也算是看着她长大的。 所以她的工分直接是从这边走。 大家怜惜一个小姑娘没爹不容易,再加上顾庆海这个当队长的会做人,又蛮照顾乡亲,因此也没人特意站出来说不同意。 就这么干了整整三天活,顾妩觉得这活看着简单,其实真的挺吃力。 因为气候太冷,粪土冻得太严实了,拿着撅头往开分也是个体力活。 往往顾庆海他们挖一天,胳膊都能震麻了,等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得拿热水泡一泡,免得第二天抬不起手。 而拉车的妇女们也不轻省,毕竟这时候用来拉粪土的工具是纯人力架子车。 要是平路拉着还不那么费劲,可一旦遇上上坡路或者下坡路,就算后头有人帮着推,前头拉车的那个也能挣出一身白毛汗来。 可顾妩他们队的地,一大半都不平整,上前下坡的不在少处,所以能轻松到哪去 倒是后头推车的孩子们特别的高兴。 也不是孩子们干活不认真,他们在车上坡的时候推得还是很用心的,毕竟一般自家孩子跟自家的车,免得真的一点力气不使,生生地累死大人。 但一到下坡的时候,前头拉车的人怕抬不住,重车直接把人给冲走了,就会让车后头站两个人帮着踩一踩车后的胶皮刹车。 这时候一帮子小孩们总会你争我抢的往后头站,争不到的也不恼,瞅准时机用手一撑,就都坐在两边的车梆子上了。 就这样,一边坐着车往下冲还一边嗷嗷叫。 那兴奋劲儿,跟坐游乐园的云霄飞车也没差儿。 这几天,你要往宁远北山顶上一站,就会听到漫山遍野都是一帮狼崽子们的欢快的叫声。 大人们一边嘴上骂:吵死了,可别嚎了!一边翘着嘴角尽量把车拉的再快再惊险些,让孩子们嗷个痛快。 等每天的最后一趟时,女人们基本都脱力了,而拉车的就会变成男人,粪土一卸光,男人们就会拉着架子车往家狂奔,上头还蹲着一车一车的毛孩子。 孩子们也不嫌车脏,吱哩哇啦的在上头乱叫,偶尔性致好了,还会来个集体大合唱好多重奏的那种,至于具体多少重奏,那就要看有架子车的具体分布情况了。 而这里头拉车也不跑的闷葫芦,他就算拉的再稳,车也是不会有孩子上去的。 倒是顾庆海这种爱跟孩子闹的大人最受欢迎,最多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架子车上,可是拉过十几个孩子嘞! 顾妩不知道是因为这时候的人实在缺娱乐活动,还是物质得不到满足就拿精神愉悦转移注意力。 但这个随时随地都打鸡血似欢快的劲头,她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说实在的,感觉还蛮好,当然,只要不是让她乖乖蹲在刚拉过粪里的架子车里唱团结就是力量就更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