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看上隔壁村夏家的闺女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之盛世皇商、睡服他[快穿]、今夜无人入睡、我跟她,玩玩而已(1v1)、被顶级ALPHA捡回家之后、被扒了马甲我一无所知[电竞]、图书编辑劝退实录 完结+番外、白月光把我标记了、奸臣有个白月光、ABO盲嫁
“哥,回家是吗?我送你回去吧。”唐缙云道,这推着推车要走那么久的山里,不如牛车方便。 苏玉冰看到他的为难,忙道:“唐大哥,鱼水村离你那不远,不如我和唐缙云先送你回去吧。” 这摆了这么久的摊位,唐山也累了,见他们都这么殷情,也就顺意道:“行,那就一起走吧。” 一刻钟后,推车绑在牛车上,唐山和苏玉冰坐在牛车上,唐缙云驾着牛车往回走。 “冰儿,你很久都没回村了,可知道村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唐山醇厚的嗓音,平静的说道。 “唐大哥,那你给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苏玉冰来了兴趣,这路途中聊聊天时间总是很快的。 再说现在的唐山对她来说,很有亲情的舒适感,两人的相处方式并不尴尬。 “有几个大事吧,一个是村长家的闺女杨月嫁人了,二来是王水田家娶了珠花寡妇。”唐山感概的说道。 看来时间在变,人心在变。 比如说杨月吧,曾扬言非唐缙云不嫁的,但是还是嫁给了别人。 比如王水田看着是个老实的汉子,却也能珠花寡妇通奸,并且娶了她。 他想到这似乎能体会到,苏玉冰说的什么过客,和什么缘份了。 “哦,杨月嫁人了,这我知道,我和缙云有回在镇上碰到了,穿金戴银的,还有丫鬟使唤,看来日子过得不错。至于王水田娶了珠花寡妇,那更是在情理中。” “哦?冰儿,你年纪那么小,却是看透了这么多事,倒是我,还沉寂在某些事情中,无法走出来。” “唐大哥不去接受自己的心意,不愿接受新的食物,又怎么能走得出来?”知道他说的是感情,苏玉冰就顺着他的意思,说道。 “冰儿,你家人都喜欢缙云不?”唐山又挑了个话题问道。 “都对他挺好的。” 唐山瞅着前面这抹高大的背影道:“是啊,缙云从小就招人喜欢,虽然他跟个闷葫芦一样,但是人缘还是不错的。” “缙云有时是挺闷的。”苏玉冰笑道,那是他正常的状态下。 每回他们两个独处的时候,苏玉冰不感觉闷,只感觉到骚,看来唐缙云就是属于闷骚型的。 “缙云从小就执拗,要做一件事情,就会拼劲全力去做。爱一个人也是一样,他稀罕你,就一定会对你好。” “这个,我相信。”苏玉冰听了唐山居然这么说,暗自感叹,他想通了?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他是该明白一些道理了。 世间上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能握在手中的幸福。 “冰儿,有空可以多来桥头村走动走动,有很多关心你的村民,总是问我你的行踪。” “嗯,唐大哥,我知道。”苏玉冰能想象出那关心她的面孔里,会有刘婶子,朱嫂子等人。 两人一路上聊着,唐缙云只是静静的听着,倒是没发表意见。 熟悉的道路,熟悉的人,只是三个此刻的心境都不同了。 道路两旁的高山层层叠叠,树木郁郁葱葱,偶尔有几只小鸟飞快的掠过,迎着和煦的微风,牛车踢踏踢踏的前进,扫荡着一段段山路,留下了一片片灰尘。 和鱼水村交错的分岔路过后,桥头村就不远了。 这个苏玉冰生活了将近两个月的村庄,重新再能看到,各种心绪涌上心头。 激动,释然,怀念,各种纷杂的情绪都有。 到了桥头村后,过了小木桥后,首先引人瞩目的就是村口的这两层的一栋瓦片房。 这是用青砖建造的房子,外面围着一米多高的小院,院门紧闭,房子暂新。 唐缙云回头见苏玉冰的目光瞄过这里,立马笑道:“冰儿,这房子怎么样?” “二层的,还有阳台,更有围墙小院,看样子不错呢?”苏玉冰心想,这新房子是谁家的,这建的位置也好。 “那你喜欢吗?”唐缙云又问。 “你问这个做什么?”苏玉冰回过神来,咋呼道:“这就是你的新房子?” “嗯,我们进去看看吧。”唐缙云打开院门的锁,将牛车赶了进去。 苏玉冰打量这新房,院子里建设有猪圈,鸡舍,还有草棚,院子里有石凳,还有秋千,还有一口水井,水井旁边建了个池子。 “真不错,缙云,是你自个想的吗?”苏玉冰问道。 “嗯,是我想的,原本我怕你不喜欢,看你这样子,我就放心了。”唐缙云笑道。 夕阳西下,落在这对说笑的璧人身上,美的如一幅宁静的画。 唐山不忍心打破这美好的画面,偷偷的把推车拿下,就要悄悄的回去。 突然,就见一阵村民的喊叫声,打破这美好的画面,三人齐齐走出院子看去,就见一大拨的村民,往村口方向跑去。 这出什么事了? 唐山随便逮住了一个村民就问,就听见那村民急促的说:“唐山,听说隔壁村,现在可热闹了。有个镇上的老员外,看上隔壁村夏家的闺女,那闺女死活不肯,但爹娘收了银子卖闺女,这不,这闹开了,大家都跑去看呢。” 隔壁村,夏家的闺女,该不是夏小云? 唐山心里的紧张一下子就跳到嗓子眼上,跟着一大片的村民,跟洪水一样朝村口涌去。 村口处,能听到那越来越近的敲锣打鼓声。 村民们站在路边,时不时的踮起脚尖,站在石头上,张望着远处的动静。 等待看热闹的时刻,村民也不忘八卦。 “喂,你们听说了吗?隔壁村夏家卖闺女了。”村里的八婆张大婶,对着后面刚来的,几个不明所以看热闹的村民口沫横飞道。 “夏家的闺女啊,听说了,听说是一枝花来的,长的可水灵的。” “是啊,这老夏家的可黑心了,二闺女三闺女都卖给别人做媳妇了,这个最小的闺女更狠,听说是卖给镇上的员外了,那员外都五十多岁了,身子都快埋到黄土的人呢了,还好意思娶人家娇滴滴的小姑娘。”